0010436340_b_01.jpg 

作者-> 物裡學不等於physics -> 散文這種文體 -> 峰迴路轉-> 最愛->書封

 

李明璁, 本書作者, 我從沒聽過他, 據說他待過輔大, 清華, 劍橋, 現在則任教於台大社會學系, 半個處女座.

書名是這本書一開始引起我興趣的地方, 名為物學, 卻擺在劉軒那流的勵志散文, 和目前流行的吸血鬼小說旁

翻開一看, 跟動力, 速度絲毫沒有任何關聯, 裡面一篇一篇, 是作者對一件一件生活物品的觀照與省思

內容物有玻璃杯, 牛仔褲, 耳機, MSN, 迴紋針 和 無印良品...等等等

我好奇這位社會學者對這些平常物品, 能有什麼樣的聯想; 我又能透過他的想, 學到什麼?

 

雖然我年紀越大, 對散文的容忍度越小, 它讓我情緒無法連貫, 如果遇到不感興趣的主題, 還會看到打瞌睡

這本書有些物品, 像是鈕扣這篇, 就是讓我會想跳過的, 可是耐著性子看下去, 好像又有些許收穫

作者從鈕釦, 發想到拿破崙的敗戰, 還有十七世紀末的路易十四王袍靴子上的一萬多枚金銀紐扣

他說: "鈕釦這小東西, 既是日常穿著的構成要素, 工藝設計的凝縮對象, 也是兩性慾望的投射符號."

這樣細膩的感想, 真的不是我的風格, 但是不代表我不能感同身受

有時候邊看別人的文字編排, 邊猜想他為人的風格, 也滿好玩的 

我也是從看他這些文章開始, 才對一些文鄒鄒的字彙像是"凝視, 幽微, 淡入, 庶民"有比較深的體會

 

我還喜歡他封面的設計, 紙感佳, 淺藍色的部分有點像廁所瓷磚的花紋

不過最讓我中意的是他沒有分開的小封條, 他的封條(就是深藍色的部分)是淺藍色的延伸和反摺

讓我覺得方便, 沒有多出來的垃圾, 卻有相似的效果 

 

沒有那樣幽微的凝視, 身邊過多的物質, 只會是一道膚淺的佔有記號

但是過著一種沒有物慾的生活, 似乎, 人生的樂趣就會因此淡出, 文明的前進也會受到阻礙

也許, 最讓人興奮的, 是那個找尋美好事物的過程, 和我們與它真實接觸的片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rebirdsuite2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